人才招聘

师资队伍

名师风采

返回上一页 >

名师风采

李晖,中共党员,教授,基础医学部主任。北京市职业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北京市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带领团队多次承担了市级以上技能竞赛、实训基地建设、课题研究、课程建设等工作,取得了多项教育教学成果。担任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委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临检血液学组组员。连续6年担任全国职业院校检验技能竞赛项目裁判,主要承担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检验基础》、《血液学检验》、《临床实验室管理》等课程的教学。《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做、评一体化´“课程研究与实践”获北京市第十一届职业教育优秀教(科)研成果三等奖,为第二届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育教材建设评审委员会委员以及教育部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临床检验基础》的副主编,参与教育部委托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项目“医学检验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报告”和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项目“高等职业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标准”、“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标准”等全国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重要课题项目的研究。

杨德武,中共党员,教授,医学技术系主任,北京市职业院校职教名师。主讲《医学影像信息技术》《X线检查技术》等课程,主持并参与市级及以上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7篇,核心期刊5篇,主持并参与国家规划教材编写5部,作为主编和副主编参与编写2部。担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装备》编委,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教育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国医院协会病案专业委员会委员。课程改革成果先后获得全国高等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北京医学会放射技术分会2016年度学术优胜奖、全国创新杯教科论文大赛一等奖等荣誉。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职业技能大赛,获二等奖三次、三等奖五次、团队奖两次。先后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职业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北京市职业院校创新团队带头人等荣誉。

潘学强,中共党员,副教授,药学系主任,学校十佳优秀教师,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药学专业带头人,北京市职业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从事《药剂学》《药物制剂技术》等相关课程的授课和教科研工作,先后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4项,主持职教学会课题及校级课题各1项,发表论文3篇,编写教材5本。荣获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医药卫生大类高职组一等奖第一名。以第二完成人身份参与的“结构导向的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开发与实践”获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食药行指委举办的职业院校“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技能大赛,并获二等奖。

洪巧瑜,中共党员,教授,中药康复系副主任,学校十佳优秀教师,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教学名师,北京市职业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主讲《中药制剂技术》《中药与方剂》《中药制药设备》等课程。入选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多次获学校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主持中华医学会课题一项获三等奖,参与课题两项获一等奖;主持完成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课题两项,其中一项被评为示范项目。2019年获得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高职组二等奖。主编4部,副主编2部,参编教材及论著12部;以第一作者发表国家级期刊论文12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7篇,多篇获奖。

王俊莹,副教授,医学技术系副主任,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教学创新团队带头人,北京市职业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主讲《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介入放射学》《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影像诊断学》《X线检查技术》《MRI检查技术》等课程。曾获得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人卫杯”全国职业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校内教学能力竞赛获奖3项;教科研成果方面,先后发表论文9篇,包括国际SCI论文3篇、EI论文1篇、国内核心期刊3篇、第一作者3篇、SCI论文影响因子5.0以上两篇,所写论文获学校第六届学术年会二等奖、第七届学术年会一等奖,主持课题获校级一等奖。

李伟,中共党员,副教授,药学系副主任,学校十佳优秀教师,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药学专业带头人,北京市职业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主要教授《药物分析技术》《药品仪器分析技术》《药品检验技术》等课程。获得学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三次,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主持了三项学校课题并获奖,主持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课题并获三等奖,参与多项北京市和国家课题。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参与《药物检测技术》等六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多次主持药学系药品检验实训中心的设计、布局和建设工作。辅导学生获得北京市工业检验分析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全国食品药品类职业院校“药品检测技术”专业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担任班主任期间获学校班主任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二等奖。

王燕燕,中共党员,副教授,学校十佳优秀教师,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主要教授《内科护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等课程。2015年指导学生参加北京市高职院校护理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6年指导学生荣获北京市高职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二等奖,同年获得局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7年获得北京市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三等奖。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2019年获得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同年获得该项目全国比赛二等奖。

李卓,副教授,教研室主任,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教学名师,北京市职业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中国康复医学会作业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专委会高校联盟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委会青年委员、北京党外高级知识分子联合会理事。主讲《康复评定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常见疾病康复》等课程。主持、参与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WHO国际合作课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华医学会等课题数项;发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篇;主编、参编《常见疾病康复》《康复评定技术》《言语治疗技术》《康复护理学》等多部国家级规划教材。荣获“康睿兴杯”第二届全国康复专业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第三名,荣获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康复治疗类专业学生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等。

王晓燕,中共党员,副教授,北京市职业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大中专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主讲《病理学》《病理检验技术》《临床医学概要》《DRGs》等课程。参编教材《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临床疾病概要》。发表《改良网状纤维染色法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技术》《非特异性免疫疗法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进展》《高职病理生理学教学初探》等多篇论文,其中《案例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在第十届全国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得三等奖。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医学院校病案信息管理技能大赛,并获得最佳指导教师奖称号。

张頔,中共党员,副教授,体育教研室主任,学校十佳优秀教师,北京市职业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连续十年承担学校田径队教练员、指导学生参加市级比赛取得优异成绩。撰写体育教学论文十篇、主持校级课题一项、参与编写《体育与健康》教材。2017、2018、2019连续三年获得学校先进工作者,2019年被评为学校优秀共产党员,连续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并获得“优秀班主任”称号。

杨敏,中共党员,副教授,教研室主任,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骨干教师,北京市职业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主要教授《生物化学检验》《生物化学》《综合实训》等课程。主持并参与多项校级课题,主持《生物化学检验》优质课、试题库和精品在线课程建设工作。参加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华教杯”教师检验技能竞赛“生化检验”项目,荣获竞赛一等奖。2020年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高职组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多次获得 “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等校级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