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招聘

医学技术系

返回上一页 >

医学技术系简介

医学技术系成立于2016年3月,设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等四个专业。其中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学院特色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12年入选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根据首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面向北京地区医学技术职业岗位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较高医学技术职业素养和较强职业技能的高技能型人才。

医学技术系教师团队始终以“团结、敬业、奉献、创新”为工作宗旨,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日常教育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21人;教师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26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职教名师1人,北京市专业带头人1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4人,北京市青年英才2人,并有一支由行业专家组成的较为稳定的外聘教师队伍。医学检验技术教学团队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先后评为北京市专业创新团队,先后承担院级及以上教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SCI论文6篇、EI论文6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教师先后获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学能力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学生先后获全国职业院校专业技能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20余项。

医学技术系坚持以卓越技师培养为引领,构建“三级协同”育人路径,注重技术技能培养和特色文化育人的有机结合,紧跟行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医学技术系校内拥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口腔医学技术、卫生信息管理专业4个实训中心,实训室面积达到2000余平方米,实训设备总值近4千万元。各专业的办学过程始终是在行业的参与和指导下进行,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实验实训基地规划的论证,建立了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友谊医院、积水潭医院、天坛医院、儿童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等三级甲等医院为主的学生毕业实习基地和以实习医院检验科骨干力量为主的实习带教教师队伍。毕业生以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7%以上。

杨德武,硕士研究生,教授,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医学技术系主任,从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和智能影像工程研究工作。全国卫生健康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医学影像及放射治疗技术专业分委会委员,全国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编委,个人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职业院校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带领专业获北京市职业院校创新团队荣誉称号。

主持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研究立项课题1项、北京市教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北京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课题2项,参与完成教育部委托职业教育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标准修订及教师企业岗位实践项目标准制定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EI论文5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篇,科技核心期刊论文7篇。主编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材2部,副主编1部。课程建设获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学能力竞赛一等奖,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精品在线课程1项。

王俊莹,医学技术系副主任(主管教学工作),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先后就读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及基础医学专业,先后在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担任专任教师、影像技术教研室主任。主讲《X线检查技术》、《CT检查技术》、《MRI检查技术》、《介入放射学》、《医学影像诊断学》等课程。荣获我院第三届“双十佳”优秀教师称号、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荣管称号。多次获得市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建设市级在线精品课程2项。主持及参与课题9项,包括4项市级课题。发表论文11篇,包括SCI论文4篇,EI论文2篇,核心期刊3篇。作为主编编写《X线摄影检查技术》教材一部。

王晶,医学技术系副主任(主管学生工作),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本硕连读毕业于浙江大学口腔医学专业,中华口腔医学会高职高专口腔教育管理委员会委员。医学技术党支部副书记,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带头人,先后担任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专任教师、口腔修复教研室主任。多次荣获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主讲《牙体形态与功能》、《固定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正畸学》等课程。多次获得市级校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二等奖,主持建设首批北京市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主持及参与课题8项,包括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等市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9篇,包括SCI论文1篇,EI论文1篇,核心期刊1篇。主编《牙体形态与功能》教材一部。